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应急之道,智慧之源——“传统文化视域下,安全事故致因结构”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05-16    阅读:

为扩充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5月15日14:00在创新中心413,院长助理刘宇、应急管理专业负责人郑婧、专业教师刘昱伶组织应急管理全体学生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的主题是“传统文化视域下,安全事故致因结构”,并特别邀请西南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系副主任吴爱军(博士)副教授作为主讲人。

讲座伊始,吴教授详细列举了安全类专业,如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等,并对全国范围内安全类专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阐述,包括全国的安全类专业点和硕士点高校的数量,旨在为学生提供安全类专业的整体概貌。

在讲“传统文化视域下,安全事故致因结构”时,吴教授着重指出,人的认知方式直接影响着其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因此,想要有效减少甚至彻底消除安全事故,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

讲座现场

吴教授在讲座的结尾部分着重提到,人的需求是行为的导向和动力。在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在高风险环境中找到需求的平衡点。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物体的关系出发进行深入理解。尤其是在工业时代,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尤为关键,我们需要加强对物体特性的研究,掌握其运行规律,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合影留恋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收获颇丰。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视域下安全事故的致因结构,还对安全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全国的整体情况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吴教授的讲解使大家意识到认知方式对人的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从而深刻理解了提升个人认知水平在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中的关键作用。此外,学生们还从吴教授的分享中领悟到,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风险社会中,如何平衡需求,并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器物的关系中寻求安全之道。最重要的是,通过与吴教授的互动,学生们对应急管理专业有了更深厚的兴趣,对未来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为现代服务学院应急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动力。

bat365在线平台:杨帅、刘昱伶

一审:郑婧

二审:刘宇

三审:高丹

2024年5月16日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园区园兴西街2号  /  成都校区: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bat365在线平台 © 2002-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