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晚,教育部24365就业公益直播课“‘职’争朝夕,与祖国同行——请与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说再见”如期开播,本期课程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员郎东鹏做客直播间。针对毕业生中存在的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帮助同学们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出发,抓住祖国建设、民生振兴的关键机遇期,及早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学院组织毕业生进行了线上观看学习。
郎东鹏为同学们讲解生涯价值
郎东鹏从“读大学的初心是什么”一问引入课题,他提到了人生追求的三个层次:求生存、求发展与求意义。所谓求生存的含义是有事、有所、有岗;求发展为购得起房、养得起家、升得了职;而最高层次的含义为被认可、被尊重和有价值,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对他人有意义,人生最高的追求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被认为是生涯发展的终极目标。
他认为人生一共有三次重大转折,分别为入学、入职、退休,而大家目前正处于第二个重大转折点。入职如同跳高,有一个助跑阶段,能够跨越的高度取决于自身积蓄的能量。他引用了马克思曾说过的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一个人的目标始终引领着职业的选择,而职业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确立目标,就是要对自己未来的角色进行定位,而角色定位是生涯发展的必然要求,长远的目标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很大一部分源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管”和“惯”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可能在孩子的职业生涯选择过程中造成一些不明智的选择,父母与孩子更需平等沟通,过度干涉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同时,作为应届生本人也要反思,很多人不就业选择考研究竟是“逃避”还是“必须”,如果没考虑清楚,则可以先就业,再在就业过程中思考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而针对于慢就业和缓就业,他认为“空窗期”是毕业生贬值的重要原因,“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慢就业和缓就业这种现象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会对个人生涯发展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除此以外,他提到,很多同学对求职有着畏难情绪,“害怕面试”“害怕职场”等,有着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对此,他鼓励同学们勇敢迈出求职的第一步,正确认识求职的意义,直面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后,他以《论语》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言,提醒同学们做好充分准备,更好迈向充满希望的远方。
学生观看就业直播课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高质量、高效就业的重要性,更能从自我价值和职业生涯出发,在2021年这一机遇期提振精神、调整心态,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更高层次上以高质量实现自我价值,及早就业。
bat365在线平台:段玲莉
责编:虞飞
2021年6月6日